144【改桑为稻】-《我们是文官集团》
第(3/3)页
喧嚣了一夜的苏州城,渐渐平静下来。
只是这种平静不会持续很久,大约再过半个时辰,又会重新热闹起来。关闭的城门也会重新打开,苏州还是一如往常。
巡抚衙门的曹时聘同样困累交加,但他还不能歇下,因为又有了新的问题,凌晨魏进忠的人将城中守备左营的人全部赶了出来,此时,才将人员暂时安定在乔司空巷的守备府。
杀人那事还没算完,又来找新麻烦,曹时聘心头怎么不窝火。“艹你阉人祖宗!”似乎骂两句,才觉得心头舒服些。“真他娘是会叫的狗不咬人,咬人的狗不会叫。这阉人初来时,还以为不会咬人,结果,比谁都咬的狠。”
曹时聘觉得他还是低估了魏进忠,首先他绝对不是孙隆、刘成那样的太监,其次,能用短短一年时间就得圣宠的中官,绝非一般人,更不会是手段温和的人。
他又想起周一梧说的那句——‘他真正想要的,不仅苏州,而是让整个江南,会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……’
“更大的代价?”曹时聘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合眼了,此时依旧瞪着不满血丝的眼,“他到底想要什么?”
~4~
“师弟,您想怎么做?”
“老子要改桑为稻。”
“改桑?怎么改?”
“上疏,让万岁爷改。”
魏进忠这样没头没脑的话,刘时敏一下还转不过弯,不过他还是备好纸笔,准备先打一遍草稿。
“你就这么写,”魏进忠斟酌了片刻,道,“嘉靖时,因推行改稻为桑的国策,浙、直两省原本稻田多有改为桑田,臣以为,时至今日已为不妥。原因一,苏湖熟,天下足根本是无稽之谈,苏松两地产粮不足,民粮多仰给他地供给。去、今两年,江南春汛严重,毁田毁苗,已有饥荒之象。”
“原因二,稻田改为桑田,实为浪费土地,桑叶本身的价值是寄于蚕,蚕食桑叶只为结茧。一年之中,只春、夏两季桑叶可用,结茧后桑树无用,亦不能填饱肚子,实无必要专门占粮田栽种。”
“原因三,所谓苏松重赋,实重在加耗。臣以为,苏州供两京白粮不宜蠲折,以本色为宜。若增加海运则可减少加耗,亦可分担漕运压力。海运南粮可至青岛港贮存,南粮还可济辽东……”
刘时敏很快记下了魏进忠这几段话,记完之后,他便直直盯着他看,神情显出古怪。
魏进忠不由瞥他一眼:“怎么,有问题?”
刘时敏半晌才回他道:“你……你可知光苏州一地,其垦田不到十万顷,居天下850万顷之中,出税粮有269万石,天下税粮2940万石,其课征本身就重。”
“对啊,所以俺说的没错吧。”
“不是没错,”刘时敏强调,“重是事实,但重赋不见民贫,你知道为什么吗?”
魏进忠摇了摇头:“还有这么一说?为什么?”
“就因为丝织业发达,工商贾人之利,居农之什七,故重赋重租,民却不疲。你现在却要毁桑改稻?”
“俺可不是毁桑啊。”
刘时敏也同样摇了摇头,遗憾道:“此疏一旦呈上,朝堂必掀风浪。苏州籍士子在朝中的影响力,非同一般,别怪我没提醒你啊……”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