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章 磨刀霍霍-《秦农》
第(2/3)页
这其中,周氏叔侄和铁工大刘也出力甚多。因为项氏有许多耳目是张鹏和司马欣并不晓得的,但一心寻仇的他们则在暗中逐渐弄了个门清儿。所以这才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,到现在吴县上上下下都还被蒙在鼓里呢。
“那项氏乃是故楚世族,说其有反意,可有证据?”廷尉一向对这个问题比较敏感。因为项氏不是一般的土豪,如果轻动,可能会使全天下的六国遗族们产生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担忧,一个处理不好,是会闹出乱子的。
而且作为大秦的最高法院,廷尉里面都不是菜鸟,可以说法家的精英分子都聚集在此处了。会稽那种偏远之地的豪族并不好动手,除非是全部歼灭,否则他们一定有办法隐身于草莽,逍遥法外。
从少府在会稽呈送来的爰书上看,项氏为非作歹多年,已经有深厚的人脉与实力。该怎么让项氏受到应有的惩罚呢?
左监知道此事的难度,他笑道:“章少府精通兵法,他既然已经看出项氏的不轨,想来把人送到我们这里,就是想讨个说法吧。”
这个观点并没有立刻得到右监的支持,后者沉吟不语。
廷尉之中几乎人人都有灭豪的经验,可以说从天下一统至今,廷尉之吏手上沾满了各地豪强的鲜血。可正因如此,他们才深知打击铲除盘踞地方多年的豪族到底有多麻烦。章邯毕竟只是个少府令而已,铲除项氏需要很长时间的准备,还需地方郡尉配合。
左监继续提出建议:“吾等若是调动会稽郡兵,需请陛下降旨颁发虎符。此外会稽郡尉是否被项氏渗透也未可知,万一走漏了风声,则不好像陛下交代。就算一切顺利,也要几个月时间。可几个月里面总不能什么都不做,不如告知章少府,就说吾廷尉同意惩办项氏,但需要少府那边先做准备。至于能准备到什么程度,就看章邯自己的能耐了。君意下如何?”
右监也实在没有别的办法,左监又如此坚定。最后这个不算办法的办法终于被上呈到廷尉手中,于是廷尉就以左监的建议为核心给章邯写了份文书。
文书先是到了章邯的手中,可章邯就扫了一眼,便命人乘快马向会稽报信。
等这份文书送到会稽,已经是一月上旬了。这也是廷尉觉得棘手的原因——咸阳到会稽太远,用朝廷的加急通道送封信就得半个多月,动用军事准备的时间更久。估计从开始到结束,大概得半年才行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