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大朝议结束之后,赵祯将卫渊与王安石单独留下。 二人跟随朱总管前往宣政殿。 这时,尚膳局那边所做吃食,也经由宫女端了过来。 卫渊与王安石刚想向赵祯作揖,却见赵祯摆手道: “俗礼就免了,坐下来陪朕吃点儿。” 二人相继拱手落座。 用膳间,卫渊略显拘束,倒是王安石显得颇为随意。 他的性子就是如此,洒脱,放荡不羁,从不拘泥于小节。 满朝士大夫的榜样可能是春秋战国时期那帮儒家学者。 而王安石更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墨客,不爱洗澡,时常蓬头垢面。 用膳间,赵祯看向王安石,开口道: “大考之事,已如你所愿,至于裁剪各司官吏一事,要谨慎为之。” 王安石点头道:“请官家放心,臣一定会被陛下一个满意的结果。” 赵祯莞尔一笑,“朕相信你有办事的能力,但一切不可操之过急。” 顿了顿,他又看向卫渊,“朕听说,前不久,你与荣妃见了一面,都聊了些什么?” 卫渊连忙如实道:“回官家,荣妃娘娘说,有桩与倭国的军器生意,有陛下授意,想让臣参与。” 赵祯好奇道:“说说你的想法。” 卫渊继续道:“臣认为,此事绝不可行。” “虽然那批军器已经被我军所淘汰,不再使用,可若给了倭国,难免会让他们研究我大周的铁器锻造之术。” “前朝时的陌刀已经于我朝失传,可是臣听说,倭人有擅使陌刀者。” “今日他们因军器、民生等各方面差距,不得已奉我朝为上邦,可若他日,倭国拥有了远超我大周的军器,恐殃及后世子孙。” 闻言,赵祯先是‘嗯’了一声,而后笑道:“朕没有看错你。” 随即,他摆出一副极其肃穆的神情, “朕希望,你领兵前往南方时,可以将卖给倭国的这批军器,永远石沉大海。” “朕不管你用什么方法,前提是,不影响两国邦交。” 一旦影响了,以倭国的尿性,肯定会增派许多倭人当海盗。 在大周没有组建自己的水军之前,这无疑会影响到开海运的国策。 卫渊暗想,果真如自己所料.他郑重作揖道: “请陛下放心,无论倭寇还是倭人,臣,都会让他们有来无回,死无对证。” 赵祯欣慰的点了点头,“倭国狼子野心,欲学我天朝之文化,习我天朝富国强兵之术,朕,岂能如他们所愿!” 在他或者所有大周百姓的潜意识里,辽国、西夏,那都是大周的领土。 生活在两国的民众,也都是天朝之民。 换句话说,在周、夏、辽之间,视彼此为仇敌。 可若有别国参与,三国都会视为别国为仇敌。 三国之间,不说是自己人,可也差不了多少,比如,三国之间,都不会禁止百姓通婚。 甚至说,如果周人去了西夏之女为妻,那西夏之女都会获得大周的户籍。 但是,三国之间,都不允许,自家子民与倭国通婚。 顶多是让各自百姓纳倭国之女为妾。 但若是自家女子嫁给倭人,将会被贬为奴籍。 当然,也不乏一些例外,比如倭国的权贵子女,为两国修好,涉及外交,可联姻。 这还要看赵祯这样的君主会不会答应。 一般情况下,不给些好处,那是门也没有。 这里的联姻,指的还是大周男子迎娶倭国之女。 想娶大周女子?也可以,除非是商女。 待卫渊与王安石一同离开皇宫后,天色已经暗了下来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