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待荣妃离去后,卫渊想了许久,都没想明白赵祯是什么意思。 无明旨,也就是不想被他人知晓。 荣妃要见自己,是她的意思,还是皇帝的意思? 百思不得其解,索性不思。 向明兰与张桂芬打了个招呼以后,卫渊就离开此间,直奔着皇城司前去。 卫渊都走了,张桂芬自然就没有留在这里的必要。 不久,卫渊来到皇城司,见到了燕达。 后者笑眯眯说道:“卫帅?稀客。” 前者直言道:“无事不登三宝殿。” 燕达点了点头,“说吧,想知道什么?” 皇城司对于卫渊唯一的助力,就是情报了。 “今儿个,我见了荣妃娘娘。” 卫渊语出惊人, “荣妃说,她有桩生意,背后牵扯到陛下” 话还没讲完,就被燕达打断道:“涉及官家,无可奉告。” 卫渊道:“我的意思是说,这桩生意,有多少勋贵参与?” 荣妃说,军器的生意,不是一家一户就能吃得下。 意思是,军器数量不仅极多,而且牵扯到的势力也是极广。 燕达依旧沉默。 卫渊又问,“我只要一个数,就一个数。” 燕达思虑片刻,方才缓缓开口, “十几個吧,其中还涉及着一些名门望族。” “当然,具体什么生意我不知道,也不想知道,但我晓得荣家父子最近都见了哪些人。” 卫渊若有所思,郑重抱拳,“多谢。” 刚欲离开,又听燕达嘱咐道: “卫兄弟,咱们如今是一条绳上的蚂蚱,有些话,我也就直说了。” “这事,谁都可以去掺和,唯独你不行。” 卫渊深知兹事体大,没有再说什么,快速离开皇城司。 此司,怕也不是燕达一人说了算。 多有逗留,反而容易出事。 离开皇城司以后,卫渊豁然开朗。 他忽然明白,赵祯的想法是什么了。 军器一事,他没有明旨,让底下人去与倭国谈。 也就是说,无论生意成与不成。 那些个勋贵们,比如富昌伯府、永昌伯府还有一些名门望族乃至宗室,都得自掏腰包,将那批军器消化。 而大周有明文规定,不准世族勋贵囤积兵刃。 一旦生意做不成,各家去分摊消化的那些军器,就会成为一枚定时炸弹。 荣妃想要自己入局,无非是看重了自个儿的权势。 届时,纵然生意做不成,也能由自己的新军与马军司去消化那些军器。 若是赵祯一旦颁了明旨,这事就会载入史册,意义就不同了,韩章等一众清流,一定会反对。 如果此次军器生意的矛头直指望族勋贵。 那么王安石入京担任吏部尚书,为朝中现有各司空缺填补人才,就是再针对那些所谓的清流了。 如果真如自己所想,也就意味着,通敌叛国案,还未结束! 卫渊想到这里,心思逐渐变得深沉起来。 到底还是皇帝,一旦出手,就是阳谋,简直无懈可击,视芸芸众生都为棋子。 此刻,宣政殿里。 赵祯半躺在罗汉榻上,身上盖着一条毯子,身前是一个火炉。 过了会儿,他问向身边的朱总管, “算着时辰,荣妃该回宫了吧?” 后者低头应声道:“回官家,这会儿估计正在路上呢。” 赵祯点了点头,“她见了卫渊?” 朱总管如实道:“皇城司刚送来的情报,荣妃娘娘在永昌伯开设的马球场里见了卫将军。” 赵祯微微皱起眉头,良久,才吐出一句, “再等等看吧,朕想知道,他究竟是怎么个态度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