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解除海禁?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,瞬间眼前一亮的是漕帮之主石坚。 漕帮以漕运为生。 但漕运的生意再好,始终是比不得海运。 一般来说,大周百姓出海,是要前往海外诸国,用以物换物的方式,来换取金钱。 比如丝绸。 大周生产的丝绸,在国内卖,一般的,也要二三两银子左右。 但卖到海外诸国,可能就是二十两乃至二百两。 朝廷也不会肆意让商客去往海外以物换物,会让市舶司严格控量。 比如,有一位商旅,要前往倭国去卖丝绸,不可能让他随便去卖。 否则换来的银子一旦流通到国内,可能会引起银钱价格浮动不稳。 市舶司就会对其控量,严格要求这个商贾只能贩卖多少。 当然,也不乏一些例外。 比如与海外诸国签订大量订单,朝廷想要赚取大单税收,市舶司也得赚钱。 这个时候,就会允许他囤积大量货物运到海外诸国去卖。 无论卫渊还是海家,都左右不了市舶司的心思。 但海家极早时就靠海运为生,不然也不会姓‘海’,他们与海外诸国,一直都有着密切联系,可以得到大量订单。 而卫渊即将带兵南下平定倭寇,他的军队在哪,哪里就要有他的规矩。 海外诸国也需要大周的货物来赚钱,所以,必然要与卫渊搞好关系。 但解除海禁的盘子这么大,卫渊一个人吃不下。 河东、两浙卫氏有人脉、有威望,漕帮是靠漕运为生,对海运略有了解。 两者相结合,再配合卫渊的权势,市舶司也要让步。 届时,以卫氏的名义,有漕帮的船只,卫渊的权势,还怕与海外诸国签订不了大单? 事后,即使皇帝知道了,也只能睁一只眼,闭一只眼。 因为,卫渊这么做,一来,是体现出了自己贪财。 二来,可以让市舶司与朝廷都能赚到相当大的利润。 赵祯的钱包也会鼓起来。 又怎会反对呢? 只是此事宜早不宜迟,不然,等朝中大佬,望族勋贵们齐齐出手时。 再大的蛋糕,也吃不饱了。 早在卫渊办案期间,他就已经通知了卫氏两位长老还有石坚。 荣家什么心思,卫渊已经知晓。 其背后,不止是荣家。 今日荣飞燕邀请的那些女子,其背后家族势力,至少有一半都会掺和此事。 还有永昌伯夫人举办的马球竞技 只怕也是一场利益群体的联合大会。 “贤侄,解除海禁,非同小可。” “你想要让我们怎么做?” 两浙卫氏长老缓缓开口。 卫渊沉声道: “第一,以卫氏的名义,购买当地丝绸、茶叶、首饰等铺子,囤聚货物,待海运一开,即刻与海外诸国签订大单出售。” “第二,由我忠勇伯府与两脉卫氏出钱,漕帮监制,造大船,禁得起风浪的大船,越大越好,以漕帮名义组成船队。” “事成之后,由我等平摊利润,如何?” 此话一出,河东卫氏长老突然开口,“不妥。” 卫渊微微皱起眉头,“为何不妥?” 河东卫氏长老笑道: “忠勇伯当占四成,余下六成利,我等三家平分。” 石坚等人陆续道: “若无忠勇伯您在,我等三家,难做这個生意,您理当占四成。” “没错.” “.” 卫渊摇头道:“我占三成,余下七成,由你们三家平摊,这样如何?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