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翌日。 赵祯颁旨昭告天下。 两王通敌案证据确凿。 犯事官吏七十二人,商贾不计其数,其中有三十余人被诛,流放官宦家眷达一千四百余人。 包括两王府邸,查抄财产折合白银近七千万两。 相当于大周一年的财政收入。 当然,这里的白银是指抄家综合所得,包括但不限于古董、字画、丝绸、粮食、产业、地契等,若是细算,根本不可能有七千万两。 这只是朝廷给百姓看得明面上的账,背地里,赵祯不知拿了多少。 总而言之,爆出来得这些银子,都要交予户部,没说出来的银子,都归赵祯了。 换句话说,国家有钱了。 经次一役,不仅将这几年兴兵事亏损的钱财补了过来,甚至还有富余。 赵祯也可以做一些平时想做但是不敢做的事了。 朝廷一有钱,卫渊也没闲着,随即开始紧张地训练新军。 并且,还以兵部右侍郎的身份,上书赵祯,希望可以更换一批刀剑甲胄。 这劄子到了中书省就被韩章扣下了。 卫渊不解,遂去理论, “韩大相公,新军该有个新军的样才是,您去瞅瞅荡虏军,身上穿得甲胄大都破旧,就连有些弓弩都生了锈,还谈什么新军?” 韩章死活不愿掏钱, “卫将军,你虽办案有功,可若人人都似你这般,今儿个因这件事来找我要钱,明儿個又因那件事。” “届时,朝廷即使有再多的钱,也会被你们花光。” “如今国朝百废待兴,处处都是用钱的地方,待国库充盈些,再谈更换军器之事吧。” 卫渊道:“我要的不多,一百万不,五十万两,就五十万两。” “只要能够更换一批甲胄即可,至于弓弩箭矢,我来想办法。” 韩章摇头道:“没有。” “如果卫将军不要来年军费,本相倒是可以想想法子。” 卫渊道:“你压我劄子不放,也不符合规矩吧?真要闹到陛下面前,韩相才肯松口?” 韩章道:“你的劄子,我的确没有呈给陛下,但是你的意思,我已经告诉陛下了。” “陛下说,先紧着朝廷当前需要用钱的地方,让本相看着办。” 看着办? 卫渊深呼吸一口气,道:“那你就看着办吧!” “新军若因此事误了训练,咱俩再到陛下面前去说理!” 最终,韩章见识到了卫渊的口舌之能,拨了三十万两白银给了新军。 有,总好过没有。 卫渊要用这三十万两白银,训练出一支符合这个时代的特种兵。 人数不要太多,约有三百人足矣。 而这支队伍,将以忠勇伯亲军护卫的形式出现在军中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