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是禁忌。 但赵祯为何不怕? 正如燕达所言,他们办了这个案子,办好了,是功臣,也可以随时是罪臣。 真有什么不为臣子的心思,赵祯对他们也不会心慈手软。 可赵祯不曾想到过,人力终有穷尽时。 —— 又过数日。 十一月初旬。 皇城司严查通敌叛国案,已经半月有余。 期间,抓获官吏、勋贵、商贾共计七十六人。 这个数字,每日还在上涨。 就连各地刺史、藩王,也有涉案人员。 波及之广,堪称大周开国以来之最。 别说京城,就连一些地方上得官吏,此刻也是人心惶惶。 甚至都传出,有官员被吓死的事情了。 起因是某地通判,想起数年前与兖王有过短暂交流,说了几句话。 当他得知京城闹出的动静之后,就直接嗝屁了。 从此可见一斑,案子要是再办下去,大家都要小心脑袋,谁敢继续做事? 长此以往,国朝能不乱吗? 此刻,有很多文臣干吏,齐聚宰相府门前,想要求见韩章。 但是,韩章以身体抱歉,不便见客为由,回绝了众人。 见状,众人心急如焚,忍不住陆续道: “昨儿个,我们户部又有一名官吏被皇城司抓走了,说什么叛国.简直可笑!” “再这样下去,谁还能安心办差?” “韩相公这几日都未上朝,三司一堆事情也都等着韩相拍板决定,不能再拖了啊。” “我们工部已经快没人了,下一步,只怕就连我这个尚书,都要被皇城司查了!” “慎言!诸君且慎言!” “都到了这种国不将国的地步,谈什么慎言?” “.” 如果是寻常人来办理这个案子。 那么到了这个份上,估计就已经大乱了。 但如今,并未发生什么乱子。 其重要原因,在于韩章的模糊态度与卫渊的强势镇压。 那些官吏们,求见韩章不得,又齐齐去了宫里。 想着劝说赵祯不要再兴大狱。 抓的人已经够多了。 再抓下去,人心惶惶,一堆政务,谁去处理? 然而,赵祯早就在七日前,称病不上朝了。 想要见赵祯,比见韩章还要难。 当前,顾偃开与张辅,轮流坐镇禁中。 这也让一些宵小之徒,不敢铤而走险,更有利于卫渊将这个差事办下去。 又过两日。 随着长时间的抓捕审判,致使民间也受到了影响。 很多百姓,都不敢光明正大的走在街道当中。 甚至许多商铺都关了门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