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华兰出嫁时的闹剧,也得以暂时收尾。 —— 午后。 宣政殿。 卫渊与燕达正向赵祯汇报有关通敌叛国案的一些细则。 对于这些事情,赵祯显得很是漫不经心, “法不容情,此案,无论涉及到谁,必须都要严查到底。” 卫渊作揖道:“请陛下放心,臣必以最稳妥的方式,迅速将此案调查清楚。” 赵祯欣慰道:“朕自是相信你的能力。” “听说户部左侍郎海舟在前往淮、浙等地替朕推行盐引法之前,专门去找过你?” “他都向你说了什么?” 卫渊如实道:“回陛下,因这盐引法,乃是由臣提出,所以海大人只是想找臣问一些情况而已。” “此外.还向臣说了他想请陛下旨意开海禁一事。” 赵祯没想到,卫渊连这个都说了出来,倒是有些意外, “依你之见,这海禁,该开,还是不该?” 卫渊道:“臣不懂治国,不敢妄下言论。” “但臣认为,沿海一带的倭寇海盗,属实猖獗,尽管我大周已有海禁,但匪患仍不能绝,沿海百姓苦不堪言。” “待新军练成,臣有意,让新军磨刀,荡平沿海倭寇,换沿海百姓一个安稳,为陛下文治武功,添砖加瓦。” 赵祯笑了笑,点了点头,“办案期间,也不可忘了训练新军一事。” 卫渊心中一动。 这事,看样子是成了。 待两王事了,必有余波。 届时,他继续留在京城,怕是会成为某些人的眼中钉。 倒不如去南方逛一圈再回来。 到了那时,所有的事情,尘归尘,土归土。 “不过.” 赵祯的声音再次响起, “具体要怎么做,待年前大议时,朕再与百官好生商议。” 说到这里,整座大殿,迅速寂静下来。 燕达朝着卫渊使了个眼色,意思是该告退了。 但偏偏在这个时候,卫渊突然开口道: “陛下,如若真的要解除海禁,臣认为,还是需设水军。” 他要向赵祯谈条件了。 这个时候不去谈,待年前大事落定,可就没有机会了。 (本章完) dengbi.net dmxsw.com qqxsw.com yifan.net shuyue.net epzw.net qqwxw.com xsguan.com xs007.com zhuike.net readw.com 23zw.cc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