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结结巴巴半天,愣是一句完整的话都没说出来。 赵祯也懒得与他再说什么,开口道: “丛今日起,大周,再无永平伯,滚出朕的大殿!” 永平伯彻底懵了。 早知他就不来了啊! 如今可倒好,不仅没有让皇帝命卫渊收回成命。 反而还丢了爵。 从此以后,他们这一脉,就成了庶民了! “陛下,求您开恩啊陛下!” “陛下,臣知错了!” 永平伯大呼小叫着。 然而,金口玉言一开,注定就没有回头箭。 一切都太迟了。 永平伯被侍卫拉了下去,丢出了宫门外。 至于那座永平伯府的宅子,自然也被赵祯收了回来。 曹皇后询问道:“为了卫渊,就将一位伯爵真的除名了?” 赵祯道:“一是这永平伯该被革除爵位。” “二是组建新军在即,卫渊又是新军指挥使,将来必然会遇到不少难处。” “这永平伯得罪了卫卿,私底下,还找了多名御史,要共同弹劾卫卿。” “如果朕不严肃处理永平伯,那么今后,不知会有多少人,借新军一事,攻伐卫卿。” “朕将永平伯爵位革除,其实是要给卫卿助势,让某些欲从新军中横插一脚的人,可以有所顾忌。” 组建新军,势必会牵动着多方利益。 别的不说,就单说户部、兵部还有那些武勋子弟那里,就是一件头疼的事情。 组建新军,深受皇帝重视,武勋们都会拼了命的钻进去。 至于户部和兵部,更是不用多说,一旦向卫渊施压,粮饷、编制等,都成问题。 当年,赵祯不是没有组建过新军,可是成效都不太理想。 这次,他想将一切大权,都交给卫渊。 让上阵杀敌的武夫去训练、组建新军,或者,才能达到他想要的那种效果。 但这势必会让卫渊触动多方利益。 身为皇帝,明面上,要雨露均沾,所以,借着革除永平伯爵位一事,让一些人明白,卫渊是不能招惹的。 只有这样,组建新军的计划,才不会受到波折与阻碍。 曹皇后明白了他的意思。 不管怎么说,就凭永平伯做出的那些事,确实也该被革除爵位功名。 永平伯被除名的事情,很快就传到了文武百官与勋贵的耳朵里。 他们都很庆幸,没有因为选择帮助对方,而有可能得罪卫渊。 同时,他们也都对卫渊产生了深深地敬畏, “陛下,居然为了一个伯爷,去革除另外一个伯爷的爵位?” “卫渊何止是简在帝心啊!他不会是流落在外,失散多年的.嘶!卫渊到底什么来头啊?” “陛下重视卫渊,居然重视到了这种程度?汉武与霍去病,也不过如此吧?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!” “.” 多方势力与官吏的震撼,直接将卫渊捧上了一个新高度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