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卫渊进殿之后,向赵祯拱手作揖。 他身着甲胄,不便下跪叩首。 声势如虹,贯彻天地,震撼众人。 没有自称‘臣’,却自称‘末将’,可见,卫渊是抱着一定打算步入大殿当中。 当辽使耶律信先,夏使李谅祚二人见到卫渊的这一刻,神情都变得有些凝重。 卫渊的事迹,他们是听说过的。 来到京城之后,听闻京城人士,将他们二人与卫渊,并列为天下年轻一辈中的名将。 “卫卿,辽、夏两国使节,意欲向我大周比武,不知你意下如何?” 高坐龙椅的赵祯缓缓开口。 卫渊看了一眼耶律信先等人,有些漫不经心的开口道:“比武?一起上吧!” 一起上? 此话一出,百官乃至赵祯,都陷入到了震撼当中。 反观张辅、顾偃开、徐长志等人倒是一脸平静。 似乎卫渊说了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。 “卫卿,不可鲁莽。” 赵祯提醒道。 卫渊坚定道:“陛下,末将有把握!” 顿了顿,他看向辽、夏两国使者,笑道: “一起上!” 耶律信先与李谅祚带来的几名勇士,都是面色大怒。 因为他们从卫渊的语气中听到了轻蔑之意。 耶律信先笑道:“卫将军,如若你败了,等同于贵国败一阵。” “伱依然要坚持,我与夏使一同派人上阵么?” 对于卫渊来说,单打独斗,赢了,最多是得到皇帝的两句夸赞。 可若是同时战胜两国使节呢? 这区别可就太大了。 一来,可以使辽、夏两国颜面尽失,毕竟,二打一都输了,能不丢人吗? 二来,可以使赵祯龙颜大悦,借机,也能向百官与赵祯,展现出自己的真实水平。 至于卫渊为何有如此信心,实在是实力不允许他低调。 自代州一战,阵斩七将之后,卫渊对于武道一途,有了更为深刻的钻研。 区区辽夏两国使节,卫渊还真的没有放在眼里。 “既然卫将军有如此信心,如若不成全卫将军,倒是显得我大夏与辽国不给卫将军这个面子了。” 李谅祚对于大周的官方语言很精通,而且,对于儒释道兵法各家学说都有很深的研究。 卫渊道:“此地施展不开手脚,殿外一战!” 他显得极其霸气。 赵祯要脸面,卫渊就给他挣来这个颜面。 此时不出头,更待何时? 身为武将,想要立几个军功,可并不容易啊! 此刻,包括徐长志在内,卫渊等人,看向夏辽使者的目光中充满了炽热。 似乎已经将他们当做是行走的军功了。 随后。 赵祯走下龙椅,与百官来到殿外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