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像是那些文臣,都不重要。 重要的是,有朝一日,若国有动荡,最有希望也是最能够平荡的武将势力,才是他们极力拉拢的对象。 因此,二王都有意拉拢英国公师徒二人。 —— 与此同时,辅国公、梁国公、安国公、成国公、襄阳侯、忠勤伯等一众勋贵家族领头人。 此刻正齐聚一堂,商议着英国公张辅将要班师回朝一事。 “咱们几个家伙都老了,英国公有意将咱武勋未来前程交到他的弟子卫渊身上,你们怎么看?” “不管怎么说,卫渊都是新晋勋贵,与咱们都是一家人,一家人不说两家话,老夫支持这个事。” “忠勇伯能不能挑起大梁,光看他会不会打仗还不行,还要看他能不能立足于朝堂。” “不管怎么说,卫渊已经是武勋了,今后,能帮的,咱们定要去帮衬,他.也算是咱的晚辈。” “.” 如今齐聚的这些勋贵里。 没有齐国公等一些爵爷。 是因为,像是齐国公,已经远离武勋的利益体系了。 他们家,要从文了。 与英国公等一众勋贵世家,自然就不是一路人了。 但.卫渊是啊! 自大周建国以来,武勋集团里每代人,都会出现一个挑大梁的人物。 这个人,要代表武勋的势力,在朝中立足。 以确保武勋与国寿同享富贵。 —— 丞相府。 此刻,韩大相公正与礼部、吏部等几位尚书,还有枢密院等几位大臣,也在商议着有关‘卫渊’的事情。 韩章看向几人,缓缓开口道: “老夫听说,这卫渊曾经是秀才出身,后来不得已,才弃笔从戎,可见,在忠勇伯心里,并不想从武。” “如今,他虽然是武勋,又是张辅的弟子,但身上仍是有着秀才功名,姑且算是半个文人清流。” “如若,咱们能将其拉拢过来,或可左右将来文武对峙的格局,也有利于朝廷长治久安。” 听到韩大相公那么一说,那些大臣们,纷纷点头称赞道: “韩相公所言有理,卫渊也是半个文人!” “都是为国效力,中途弃笔从戎,也是情有可原。” “昔日那武襄公,完全就是武夫出身,不懂治国,希望这位秀才出身的忠勇伯,能够有所不同吧!” “.” 此次英国公班师回朝之事,由于卫渊这个新晋勋贵的存在,突然变得不一样了。 受到多方势力的关注。 卫渊人还未至京城,就已身陷旋涡,不得自拔。 韩章抿了口茶,莞尔笑道: “本相希望这个卫渊与咱们能是一条心。” “国朝政事繁乱如麻,正需我等上下同心,共渡难关才是。” (本章完) dengbi.net dmxsw.com qqxsw.com yifan.net shuyue.net epzw.net qqwxw.com xsguan.com xs007.com zhuike.net readw.com 23zw.cc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