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一次性,武装一营甲士,似乎...不是问题啊? 想到这里,卫渊连忙摇了摇头,暗道:“这想法,太危险!” 眼下,他还没有底蕴去做一些事。 又过了些时日。 年关将近。 代州这个地方,陆续下了半个月的雪。 雁门关外的积雪,更是厚到似乎可以将一个大活人掩埋的程度。 平时没有下雪的时候,西夏与辽国都无法攻克雁门。 更不用说下雪了。 所以,这段时间,大周的将士也比较惬意。 而原先被他们解救的那些商贾,返回家乡之后,也是有钱出钱,有力出力。 支援了代州不少粮食,其中不乏一些肉食。 还有野利遇乞为换回兄长尸体,答应送给他们的一些钱粮。 再加上朝廷拨下来的粮饷。 让三军将士过一个好年,不是问题。 此刻。 大帐内。 张辅刚清点完朝廷拨下来的粮饷,不由得开怀大笑道: “咱们那位韩相公,虽然不喜兵戈之事,可哪年出征在外,却不曾对粮饷一事有所克扣。” 听到这里,卫渊摇头苦笑。 这不该是分内之事吗? 何时值得单拎出来夸耀一番了? 真要是多拨一些粮饷,那才值得夸赞他。 虽说眼下朝廷很困难,凑足出征所需的粮饷,肯定要费不少的心思。 但是,临近年关,寒冬腊月天,戍卫边疆的战士不辛苦? “这个野利遇乞不曾食言,给了应给咱们得钱粮,此事,倒是值得意外。” 顾偃开缓缓开口。 卫渊笑道:“怕是那李元昊为了拉拢野利遇乞,特意下得恩旨,同意了此事,不然,战时,野利遇乞有再多的脑袋,也不敢给咱们钱粮。” “只是这李元昊千算万算没有算到,杨守素是用毒杀了野利旺荣,至今那尸体上,还能查出一些痕迹。” 张辅笑道:“事已至此,那野利遇乞,再也无心南下了。” 顾偃开皱眉道:“无心南下,但赖着不走,也不是個事。” “听闻去岁西夏闹了灾荒,情况比咱们还糟糕,他们从哪来的钱粮?看这架势,是要给咱们耗上几年,借此让官家妥协。” 西夏不愿再称臣,所以要打这一仗,至于打下大周多少领土,李元昊压根没想过这事。 他一开始就想着耗着大周。 因为他知道,如今大周的财政状况,很不乐观。 换而言之,谁先撤军,谁主动提出谈判,谁就输了。 “辽国赠给西夏的粮食?或是西夏灾荒一事,并没有咱想得那么严重?” 卫渊试探性开口。 张辅摇了摇头,“这些年,李元昊将西夏治理的极好,怕是囤了不少粮食,就等着这一战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