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在大多数将士眼里,并没有什么问题,因为一直都是如此。 可卫渊拥有着后世的眼光,知道这并非是一件好事。 如果今后,辽军入关,天长日久之下,代州的人,还会思念大周的军队吗? 亦或者,还会思念大周吗? 历史上所有的帝王,都将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挂到嘴边。 可没有一支得民心的军队,又何谈得民心呢? 军队若不得民心,还如何将眼下的代州,经营的固若金汤? 卫渊让徐长志率领将士们返回营中。 他则留在田边,向那些庄稼汉子问了些问题。 一,土地归属,二,播种时期,三,对于军队有何感觉。 那些土地,大部分不属于他们,而是属于一些豪商或是官户。 一般往年这个时候,播种时期都在十几日左右。 卫渊此刻身着甲胄,明眼人都知道他是军中之人。 那些老汉们,便也就随意捧了几句。 他们很感谢现在的代州团练使,如果不是他守住了雁门,这代州又不知要死多少人... 说到底,他们这些本本分分的农家汉子,对军队,对带着刀,穿着甲胄的将士,仍旧有几分畏惧。 过了几日。 徐长志向卫渊汇报近期将士训练所得, “不少将士的体力,较往日有了明显增长。” “尤其是一些越障训练,能够使骑兵进一步掌握如何规避斩马刀或是拒马架。” “还有您创造的活动靶向,对弩兵箭术也有较好的提升。” “...” 以前,弓弩兵练箭,多是以死物训练。 但现在不同了,除了增加距离、准度的难点外,还创造了移动射击靶。 比如,将靶子安装在一个木槽里,左右各有一名将士,以绳索控制靶子的移动与方位。 这些都是比较基础的技能训练,没什么好说的。 值得让卫渊欣慰的是,距离自己设定的训练目标,总算是走上了正轨。 “关于将士们自身训练,已经有了章程。” “我在想,是不是要对全军将士的想法也加以训练,我管这个叫思想建设。” 卫渊再次说出自己的新想法。 徐长志好奇道:“思想建设?如何建设?” 第(2/3)页